成都管理咨询公司:成功的背后是克制
自2018年12月1日起,加拿大政府非法拘押华为公司副董事长、CFO孟晚舟长达1028天。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 2021年9月24日,孟晚舟乘中国政府包机启程回国。
9月25日晚,她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央视新闻、新华网等从她登机启程直达目的地深圳宝安机场的整个过程中进行了一场实时直播报道,包括实时航线动态以及实景显示,包括微博、快手、抖音、视频号等视频平台有上亿人次观看。
当天晚上,我全程看完这场直播,边看边思考,时不时在白纸上做一下笔记,直播完毕后,不知不觉写了3页A4纸的笔记,除了“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这些大家都能强烈感受到的信念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点非常值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这1028天的煎熬中,任正非、孟晚舟和华为人给我们最大的感动是两个字:克制。
我们先来看看任正非。2018年12月1日以来,每次记者问起“孟晚舟事件”的近况和应对措施,他的回答几乎都是“我们相信法律”。
比如,2019年11月26日,任正非接受CNN的采访。任正非谈起孟晚舟事件称,“孟晚舟没有犯过罪,美国的指控不是真实的,法律迟早会有公正的结论。”
另外,任正非坚持不做国家人民的“罪人”。“让贫穷的老百姓让一些利益给美国,救一个有钱的华为,我良心上过不去。也许我女儿会多受罪,但我宁愿这样,也不愿让中国的穷人为华为的生存和发展做牺牲。”
这是任正非的克制。
我们再看看孟晚舟。2021年9月24 日,美国东部时间 15:00,孟晚舟律师William W. Taylor, III声明:
“我很高兴孟晚舟女士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了暂缓起诉协议,且该协议已获得纽约东区法院法官Ann M. Donnelly的批准。根据协议条款,她不会被美国进一步起诉,加拿大的引渡程序将会终止。孟女士没有认罪,我们十分期待14个月后对她的指控将被完全撤销。现在,她即将重获自由,回家与家人团聚。”
“没有认罪”,简简单单四个字,背后得是多大的克制?正如孟晚舟获释后在法庭外发表讲话谈到:“过去的三年里,作为母亲、妻子和公司高管,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相信乌云之后必有彩虹,这确实是我生命中一次宝贵的经历。”
这是孟晚舟的克制。
最后我们看看华为人。在过去的1000多天,整个华为公司从上到下20多万员工,竟然听不到一句反美的口号,华为人依然在认认真真学习美国的先进。这让外界感到非常难以理解。
当有人抛出“陈平讲的美国和任正非讲的美国,是同一个美国吗?”
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任正非的解读让人豁然开朗,他说:“中国是不是全球的一部分?是。所以,我们坚持全球化也就包含了国产化,我们不可能走向封闭,必须走向开放。我们仍然要坚持向美国学习,它百年积累,灵活的机制,在科学、技术上还是比我们强很多。我经常在网上看到网民问,陈平讲的美国和任正非讲的美国,是同一个美国吗?陈平讲的是社会问题,我讲的是科学、教育和技术问题,角度不一样,说的是同一个美国。社会问题太复杂,让政治家们去解释;科学是真理,只有一个答案,科教是比较单纯的,这方面美国是强大的,它百年的基础是比较牢实的。我们不能因美国打压我们,就不认为它不是老师,不向美国学习,这样会走向自闭。”
这是华为人的克制。
克制,不仅仅体现在这样的非常规公共事件上,在华为30多年的业务运作过程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孟晚舟回到祖国,尽管华为未来还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可以预见这家公司逐渐从新闻事件回归企业的经营运作,因此,我们今天看一看“克制”如何体现在华为业务运作中。
我们以“华为造车”这个热门话题开始谈开。
2020年11月25日,华为向业界公开了任正非不久前签发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全文如下:
华为董事常委会决议【2018】139号《关于应对宏观风险的相关策略的决议》明确: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因此公司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为了增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的技术、资源的互动,经公司总裁批准,就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管理做出如下决定:
1、 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2、 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3、 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和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且无权改变此战略。
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本文件管理责任人是当值轮值董事长,由其负责解释和维护。
报送: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
主送:ICT业务管理委员会、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ICT IRB、CBG IRB
华为公司经营管理团队
二○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作为一位持续研究华为管理超过17年的研究者,当我看到这个文件后,我暗地里感叹:任正非太懂人性了!
华为明明具备造整车的集成能力,但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坚决不造整车,而聚焦于智能汽车部件制造,“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让所有的车企都成为华为的客户而不是对手!
在华为,这样的打法不是一个个案。这是非常克制的打法——在面向企业客户时,华为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商业模式:“被集成”,他们提倡主动融入合作伙伴的领域,遵守他们的规则,使用他们的平台。
大家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跟其他的大型企业走的路线好像不太一样啊?
他们每一家都在拼命地做“集成者”,做大做强自己的平台,让所有的合作伙伴都为我所用。为什么华为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想要成为被集成的那一个呢?
其实,这也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智慧,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他老牌竞争对手的警戒心,也打消了新客户对于华为的顾虑,让华为能在ICT领域的乱局中,一路过关斩将,平稳地发展壮大。
一个本身具备集成能力的公司,主动放弃集成的利润,愿意成为行业价值链的一部分,把自己定位为“卖水管”的,只赚“铁皮”钱,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正是华为的大智慧所在。
下面,咱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华为的“被集成”思想。
一、甘愿成为“被集成者”的华为
首先,咱们来看一看华为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被集成者”,而不是集成者。
在讲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具体认识一下集成的概念。
集成,这是出自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本义是将一些孤立的事物或元素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原有的分散状态集中在一起,产生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在自己弱小时,企业家憋着一股劲努力拼搏做强做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对内就把自己的地盘用围墙圈起来,搞自己的“帝国”,在自己的大花园大宴宾客,对外大包大揽,打击异己,试图独霸这个世界,成为一个集成者,要求所有合作伙伴根据我制定的规则来接入我的平台。
但是,华为却反其道而行,这是为什么呢?
要要弄明白这件事,还需要从10年前的华为说起。
在2010年,华为从电信运营商业部进军企业业务时,发现业界“集成商”已经有很多了,他们是华为进入这个领域的重要渠道伙伴,但问题在于,这些老玩家对华为的进场非常顾虑,担心有一天华为把他们的饭碗抢了;
另外一方面,华为的新设备与客户老设备对接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客户的应用层信息和数据,客户对此有比较多的顾虑。
华为为了彻底打消业界集成商伙伴和客户的顾虑,明确制定了华为面向企业客户的商业模式:“被集成”。
通过这一商业模式,华为向合作伙伴传达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我绝对不做集成商,愿意被你集成。这样,华为也就不会跟合作伙伴争食,也能充分激发合作伙伴的积极性。
同时,这一商业模式也逼迫华为“利出一孔”,自身聚焦把企业ICT产品和解决方案做到极致、有竞争力,各集成商才愿意争相把华为产品纳入自己的集成方案中。
那么,在这一点上,华为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在2017年的时候,华为成立了“华为云BU”,并制定了“三不”原则:“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这是华为云在开展业务时给自己定下的边界,其目的显而易见:不吃独食,给自己的生态伙伴留下足够的空间。
对此,华为轮值CEO徐直军给出的解释是:在云这个领域上,华为不投资集成商或应用开发商,不去培养一帮“亲儿子”,不让亲儿子跟合作伙伴竞争。
这在给华为生态伙伴吃下定心丸的同时,也印证了华为一贯的生态策略:我们赚1块,伙伴赚10块。这一点,类似于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思想。
所以,在这个数据为王、资本横行的时代,华为这个商业策略无疑是大环境的一股清流。
当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被集成”不是“坐等集成”或“被动集成”,而是要主动的拉拢合作伙伴,主动给合作伙伴赋能,只有伙伴成功,华为的产品才能卖出去,才能真正实现商业意义上的成功。
二、如何学习“被集成的华为”?
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华为这一点呢?
明朝朱元璋打天下时,曾经秉承九字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举团结了各方英豪。
华为的“被集成”思想在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主动融入大环境的一种选择,以不称霸的和平态度发展企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疑是十分适合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经验策略。因为,相较于一些大型企业或者如华为这样的领头羊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少有做集成者的环境和实力。
我走进企业讲授《华为管理之道》课程时,曾经被问到过这样一个问题:“邓斌老师,你讲得这个“被集成”思想,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竞争,主动跟着其他大企业制定的规则行动?”
我知道你们中也会有人会有同样的疑惑。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被集成”思想的经验和心得。
1.被集成不是放弃竞争随波逐流
被集成只能算是企业间合作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一方作为主导者,另一方作为遵守者。既然是一种合作方式,那么本质来说,就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所以,大家在看待华为的这一思想时,一定要摆正心态,看透本质,不能看到表面意思,就想着是不是要被吞并了,是不是企业不能保持独立发展了。
因此,关于这种合作方式,大家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合作最主要的是保持独立。
咱们刚才说了,被集成的合作方式意味着有一方是领导者,另一方是规则的遵守者,但这并不是要大家放弃独立思考,完全沦为给合作打下手的寄生者。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家也不能因为有大型企业带你合作,就心生懈怠,不努力奋斗。这样的一正一反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不可取得,只会让企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给生态伙伴留足空间”,咱们作为遵守规则的一方,也一定要注意在必要时争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第二,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盈利。
不管是被集成的合作方式,或者其他合作方式,合作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企业盈利,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谨记在心。
2.被集成也要有成长
既然是被集成的合作方式,在我看来,就意味着在合作的领域中,有一方的实力占据了领先的位置,或者说双方的实力有一定差距。
这一点,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会更加明显,它们在合作时,往往需要遵循市场中领先企业制定的规则行事。
但是大家可以从另一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实力有差距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今有了合作的机会,其实也就意味着有了学习的机会,而且是在实践中学习,如果大家主动把握机会,放平心态,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而且,这种学习并不应该只停留在技术技巧层面,同样需要学习对方关于领域发展方向的判断。
3.摆正心态
每个人都想成为领导者,每家企业都想做集成者,这是人之常情,可以说,正是这种欲望驱动着企业的进步。
但当我们实力不济,还需时日发展、成长的时候,作为跟随者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如人,就打击了企业的上进心。
最后,我们做一个小结。克制是华为人刻在骨髓中的行为方式,体现在企业市场的合作策略:“被集成”。
跟以往鼓励大家奋勇冲先的思路不同,被集成是需要大家静下心来,遵守其他企业规则的合作方式。
华为就是这种合作方式的践行者,他们主动融入大环境,拥抱竞争对手,以被集成的思路打下了一片天地。
而咱们在学习华为时,我认为有三个关键点:
被集成只是一种合作方式,所以大家不能放弃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而随波逐流;
被集成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企业一定要放平心态,正确对待被集成思想。